遂宁一中学校简史
唐贞元初刺史乔琳创学宫于城南(现遂宁一中处),后三十年张九宗在任遂州刺史时,见遂宁学宫废圯,于是致力恢复,就其址建书院。故名九宗书院。张讲学其中,亲植柏樟,大力提倡教育,为兴建学校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后世的遂宁县学,即九宗书院遗址。书院最初以个人读书治学为主,后成了半官半民的教育中心。后毁于五代末孟知祥之乱。
嘉泰二年(1202)转运史王勋、知州赵善宣迁建于书台山麓,易名“书台”。唐、宋迄元,擢第者为蜀书院之冠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松江儒士钱恕知遂宁,与州同陈善授捐俸重修。延名师训诲诸生。嘉靖九年(1530)知县郑重威重建,二十一年扩大规模,规制完备。崇祯末毁于兵火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举人席有源、李晋阳集资呈准知府汪世椿,仍于书台山旧址重建,将书院搬迁到书台山下学宫的右边,更名为“书台书院”。讲堂名“撷秀”,厅堂匾“学山”,书斋7间,东名“明志”,西为“致远”。后渐倾圮。
嘉庆十八年(1813)邑人捐资重修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)知县鸣谦再次补修,经历一年多时间始成。鸣谦应邦人之请写了《重建书台书院序》以记其事。在序中,鸣谦描写:“骈田宏厂,水土清华,面野背城,亦城亦郭。岚气山光,挹于檐际,晨钟暮鼓,接于庭除。无近市之喧嚣,有谈经之胜地。居其中者,心爽神豁,上下千古。敦诗书,说礼乐,渊渊乎,洋洋乎,金石之声盈耳……。”并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“明体达用,卓然为当代伟器,诩文明,助化导”教育思想。
书台书院于1905年与学宫合并,建立县高等小学堂,开办新学,学校先后历经了遂宁县立初级中学、遂宁县立男子中学校、遂宁中学校、遂宁县第一初级中学、遂宁县城南中学、遂宁市城南中学、遂宁一中等历史沿革,走过了百年辉煌的办学历史。现为“市级重点中学”、“省级校风示范校”,为遂宁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。
欢迎加入《四川初升高升学网官方》QQ群 | |||||
地区 | 面向考生 | 群名称 | QQ群 | 申请要求 | 点击加入 |
四川 | 初中 | 四川2025年初升高群 | 946912595 | 初三家长加群并备注 | ![]() |
小学 | 四川2025年小升初群 | 991868778 | 六年级家长加群并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