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桥中学特色课程
学校政教处、团委会坚持抓德育,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意识,用“四品”、“三文明”标准育人,推行班风“星级”管理和“爱心工程”,办好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,倡导学生自律、自治,促进了校风校貌的转变。教导处、教科室坚持抓智育,强化教学质量的竞争意识,采用多渠道、多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。
要求全体教师在“自我完善、自我加压”的过程中不断“提高、更新”,不断完善名优教师、特色教师“培养”计划。强化科研兴校的创新意识,在承担国家、省、市级课题研究任务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子,大胆改革过去单一的“学科教研”为多层次的“班级(年级)教研”,并日趋完善,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。
这一教改成果已在全县推广。与此同时,走出去学习江苏洋思的办学经验,引进成都七中网校的教学模式,为提高小桥中学的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,促进了教风学风的转变。后勤处、保卫科坚持抓管理,强化育人环境的服务意识。
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办学条件,在财政没有投入的情况下,采取招商引资,多方筹资等途径,狠抓校园绿化、美化、净化、亮化工程,扩大了办学规模,提升了学校品位。
四川省营山小桥中学校始建于1956年10月5日,原名营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。开办初,办有教学班6个,学制3年,招收初中新生300余人,教职工20多人,校园占地80亩,校舍以砖木主体蔑顶青瓦一房的“苏式”建筑为主,兼有茅房点缀其间。周增辉任第一届副校长主持工作。
1959至1965年,李志能任第二届副校长主持工作,有教学班15个,在校生750余人。1960年开始招收高中新生,1961至1965年,高、初中毕业升学率排名全省第6名,被列为四川省12所农村重点中学之一。
1966至1976年,小桥中学倍受“文革”冲击而成为重灾区,先后由革委会主任王定国、李建基、杨淑芳、冯子成等主持工作。其间校园面积减小到40余亩,高初中学制均改为两年,有教学班12个,在校生600余人。
欢迎加入《四川初升高升学网官方》QQ群 | |||||
地区 | 面向考生 | 群名称 | QQ群 | 申请要求 | 点击加入 |
四川 | 初中 | 四川2025年初升高群 | 946912595 | 初三家长加群并备注 | ![]() |
小学 | 四川2025年小升初群 | 991868778 | 六年级家长加群并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