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基本资料: | |
性质:综合类-普通高中 | 联系人: 招生办 |
招生电话:0818-7411228 | 报名咨询:点击了解 |
网址: | 详细地址: 达州市渠县临巴镇 |
渠县临巴中学简介
渠县临巴中学创建于1958年,当时是临巴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,有2个班。1959年在临巴镇溪口村四社建校舍,同年正式挂牌“渠县临巴中学”。1974年在现址上建校舍,定为全日制高完中。2006年9月在渠县县委、政府及教育局和临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成功地实现临巴镇第二中心学校初中部与临巴中学的合并,校名仍为“渠县临巴中学”。学校是全县八所高完中之一,地处华蓥山南麓风景秀丽的渠江之滨,龙潭老革命山区翼下,与华蓥山电厂遥遥相望,距临巴镇街道较近,水陆交通十分便利,是一个办学的好地方。
办学历史
渠县临巴中学创建于1958年,当时是临巴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,有2个班。
1959年在临巴镇溪口村四社建校舍,同年正式挂牌“渠县临巴中学”。
1974年在现址上建校舍,定为全日制高完中。
2006年9月在渠县县委、政府及教育局和临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成功地实现临巴镇第二中心学校初中部与临巴中学的合并,校名仍为“渠县临巴中学”。
办学条件
·学校规模
学校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8339平方米,活动场地8000多平方米。校园全部硬化,教室和教师住宿楼房化,布局较合理。校园环境优美,文化气氛浓厚。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,学生1877人,教职员工113人。
·师资力量
学校现有教职工113人,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9人、中学一级教师31人;研究生1人、本科生34人、专科生43人。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,学生总人数1877 人,县级骨干教师18人,市级骨干教师10人。2011年来学校实施名师工程,大胆起用年轻教师,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。专任教师中,学历达标率100%。
·学校设施
学校教学仪器、设施设备比较齐全。现有教学楼2幢,教室32间;图书室藏书15000余册;各类报刊8种;电脑室一个,学生专用电脑60台;行政办公的处室均装配了电脑;外操场可设100米跑道8组;新硬化的运动场面积为4000平方米,设篮球4场个、乒乓球台8个。
·办学特色
一是班级分管责任制。就是每个年级由一名领导干部、一名年级组长,组成管理核心,加强该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。此举大大强化了集体责任感,激发个性创造力,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,有利于教学管理、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和延续性,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变化,有针对性的持续进行思想教育,收到更好的“培优转差”的效果。
二是因材施教,层次教育。学校根据实际,改升学教育为就业教育,实行两条腿走路。“坚持升学、就业两手抓、优生升学,充分就业”。只要进了临巴中学高中,就能有份工作。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。这是我校坚持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,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。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学欲望。原始的题海战术,简单重复已在我校销声匿迹。新型的教育改革春风弥漫了整个校园。
办学成果
·学生成绩
五十年来,学校教育结出累累硕果,取得了辉煌的成绩。学校培养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遍布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。
文化传统
·校训
明理 善学 励志 创新
·办学理念
普职结合,优生升学,充分就业
·办学目标
以“做人民满意教师,办人民满意教育”为宗旨;以“明理、善学、励志、创新”为校训;以“稳步办好初中,大力发展高中”为总思路;以“力争3—5年做大做强临中,把学校办成集初中教育、普通高中、职业高中(职业教育为就业教育)为一体的一流农村高完中,在2010年成为市级重点高中”为总目标。
·知名校友
现任驻外使节李吉才、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、原甘孜州州长赵苗、达州市政协主席陈志民、万源市委书记陈中华、开江县委书记杨娟、北京大学教授邓习锋、重庆“刘一手”火锅总经理刘松、渠县民营企业家陈小鲁都是我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。
学校位置
学校位于:达州市渠县临巴镇